解讀四川十二五之水:未來五年水電開發“避大
未來五年,我省將加快推進“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”項目,要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0%以上,解決農村215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……
在“十二五”規劃綱要(草案)中,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一個并不明顯、但卻十分顯著的變化——除了常態的水利設施建設、城市污水治理等規劃內容被寫進草案外,“中水回用”、“空中云水資源”、“階梯式水價”這些扯眼的詞匯也進入了我省未來五年的規劃藍圖。
諸多新詞匯的出現,顯示著政策制定者在用水、治水、節水等各方面的深謀遠慮,足可以彰顯四川的“治水智慧”。
規劃第二水源 成都將加快建設應急水源
華西都市報訊(四川日報記者梁現瑞劉云云陳君劉星)成都作為省會城市,要帶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加快發展,為全省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貢獻,并在統籌城鄉發展等方面不斷創造新的經驗。開局之年,省人大代表、成都市委副書記、市長葛紅林談成都如何帶頭“高位求進、加快發展”。
今年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的起步年,葛紅林介紹,今年成都將嚴格土地用途管制,強化單位土地投入產出強度約束,加大閑置土地清理
力度,加強城市建設用地集約節約的二次開發利用。加快建設應急水源,規劃建設第二水源,全面開展中心城區河道專項治理,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廠全覆蓋全運行。節能減排力度不減,加快淘汰落后產能,強化重點企業運行監管,啟動排污權交易試點,加快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。
同時,繼續抓好龍泉山脈生態植被恢復工程,擴大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。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,抓好重點區域治理,確保優良天數達315天以上。
治水
我省“十一五”期間兌現“還兩江清水”諾言
解讀人:省環保廳污染防治處副處長楊蓉
“加強城鎮生活污水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,提高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。”
——摘自《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(草案)》
楊蓉介紹說,2004年沱江污染事件后,我省就向社會做出“還兩江(沱江、岷江)清水,建生態四川”的承諾,并在全國首創了“黨政一把手環保目標責任制”,由省政府對各地市州政府進行環保目標責任制的考核,以確保“還兩江清水”目標的實現。
“不僅如此,在十一五期間,我省還投入5個億的資金,將1700家工業污染企業納入環保治理的項目中——這項工作取得的最直接的成就,就是恢復了沱江、岷江‘兩江清水’。”楊蓉說。
據介紹,2004年,沱江水質的達標率還是零,到2010年已實現了100%,水質也從劣五類上升到三類。而岷江水質達標率,也從2005年的60%上升到2010的80%。楊蓉說:“這些數據充分表明,我省已經實現‘還兩江(沱江、岷江)清水,建生態四川’的莊嚴承諾。”
此外,在“十一五”期間,我省還興建了100多個縣級以上的污水處理廠,全省生活污水的處理率已上升到現在70%,較2005年上升了20多個百分點。
用水
未來五年水電開發“避大擇小”
解讀人:省自然生態保護處(生態辦)處長李岳東
“以‘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’為重點,加強水利設施建設,優化水源配置,提高水資源利用率。”
“加強重點河道整治和地震災區堰塞湖的疏浚,提高行洪能力。科學開發空中云水資源。”
——摘自《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(草案)》
維系河流生命要劃出受保護河流河段
李岳東說,我省水能資源豐富,其水利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金沙江、雅礱江、大渡河上。“三江”年發電量約占全省的80%。
“過去十年,我省水電開發出現快速增長的態勢。”李岳東說,目前金沙江、雅礱江、大渡河、岷江等干流和支流都已經確定完成了水電梯級開發規劃,省內其他主要河流干支流水電開發權也已基本分割完畢。一些小河流,甚至三、四級支流也呈現出全流域開發的局面。
“但已建設及規劃開發的河流,基本上都采取全流域梯級開發的方式,且大部分水電站為引水式發電,將使眾多河流湖庫化,改變自然屬性,河流的生態系統完整性將會受到極大的沖擊。”不斷開發之余,對生態破壞的擔心也隨之浮出水面。
因此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省將從保護和維系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,根據河流的整體生態環境特征和生物多樣性分布,選擇出尚未開發的中小河流,明確劃出禁止建壩的受保護河流或者河段,做好有保護價值的原始天然河流的保護。
空中云水資源未來五年將獲科學開發
空中云水資源,是指儲存在空中云體中,可以通過天然降水或人工降水等方式開放利用的水分資源。
這表明,以后我們不但可以從地面、地下獲取水資源,還可以從天上獲取水資源。
“在空中云水資源利用這一方面,成都的實施情況還算不錯。”李岳東介紹,蓉城的市民應該不會陌生,因為每當空氣質量遭受污染的情況下,成都市的相關部門就會啟動應急預案,實現人工增雨,通過雨水來沖刷空氣中的污染物,以此提升空氣質量。
五年后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0%
“在十二五期間,我省在水污染治理這一方面,還將會繼續保持‘還兩江(沱江、岷江)清水,建生態四川’這一工作成果。”楊蓉如是介紹。
而“十二五”規劃綱要(草案)中則要求,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省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80%。
提到污水處理,綱要中還提出了“推廣中水回用”,中水是相對于上水〔給水〕、下水〔排水〕而言的。中水回用技術系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〔污〕水(沐浴、盥洗、洗衣、廚房、廁所)集中處理后,達到一定的標準回用于小區的綠化澆灌、車輛沖洗、道路沖洗、家庭坐便器沖洗等,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。
“目前,我省在中水回用利用方面,還屬成都完成得最好。”楊蓉介紹說,目前,成都已在建成污水處理廠中,建成了日處理30萬噸的中水回收系統。這每日回收的30萬噸中水也主要用于補償生態用水,排放到錦江之中。“其目的就是讓錦江的水更加清澈。”楊蓉解釋說。 華西都市報記者劉鵬
“十二五”綱要草案鏈接
喝水
農村飲水安全問題
采取集中供水,分散供水等方式解決農村215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。
將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,積極發展節水灌溉、旱作農業,強化田網、路網、水網配套,提高耕地質量。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,加快建設農業節水工程。
節水
建設節水型社會
規劃草案要求,統籌安排生活、生產、生態用水,優先滿足生活用水,保障生產和生態用水。高度重視水安全,強化水資源管理和有償使用。加強工業節水,推進高效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,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,努力降低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。加強城市節約用水,推廣使用節水設備和技術。
治水
環境治理重點工程
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0%和90%以上。
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工程的規劃中,要實施岷江、沱江、嘉陵江、金沙江、長江干流和部分重點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。
實行嚴格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制度,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的監測和管理,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,確保飲用水安全。
買水
推進階梯水價改革
規劃草案中提到,將積極推進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的階梯性價格改革,建立健全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,改善資源稅費制度,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。
靠水
發展臨港沿江經濟
川南經濟區要依托“黃金水道”,有序推進岸線開發和港口建設。大力發展臨港經濟,加快建設沿江產業帶。川東北經濟區要依托嘉陵江、渠江和重要交通干線,構建連接我國西北、西南地區的新興經濟帶。
- 上一篇:自清洗過濾器集中處理宣鋼工業廢水
- 下一篇:工業園區水污染問題亟待解決